中电联在11月底给国家发改委打紧急报告,建议2008年实施煤电联动。不少媒体配发评论,指责电企强权思维,反对电价上涨。其主要理由是:电力行业靠垄断获取高利润,还要提出涨价。这些评论普遍引用的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5月份,电力行业利润增长43%。
这些批评混淆了电力行业和发电企业的概念。原国家电力公司在2003年分拆为两大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之后,单个发电企业拥有发电机组数在全国总装机容量中,最多仅占不到9%,发电企业已经进入了全面竞争的格局。而电力行业的利润也不是火电企业的利润。电力行业包括送电、供电的电网企业和生产电的发电企业,而涉及到煤炭的发电企业,是占整个发电企业85%以上的火电。
那么,2007年火电行业利润情况如何呢?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2008年煤炭供需形势展望》显示,今年1月-8月份,火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为464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低于煤炭行业;而且6月-8月利润总额为187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
由于从2006年7月1日起,全国上网电价平均每度提高2.5分,火电企业今年1-8月的利润与去年同期电价未涨之前相比大增,而今年7、8月份,煤炭价格上涨而电价不涨,导致今年6-8月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骤减。
煤炭价格上涨蚕食了火电企业的利润空间。今年1月-9月份,全国电煤车板价较2006年上涨25元,上涨幅度8.9%。由于CPI涨幅较大,今年在达到煤电联动条件的情况下未提高电价。2008年,电煤普遍拟提价40元/吨。五大发电集团每年电煤采购量在1亿吨以上,直接影响成本40亿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笔者非常理解国家抑制CPI价格上涨的总体规划,的确应该慎重对待电价提高问题。但同时,我们对火电企业所承受的成本压力,也应该有所认识。
2006年,国家彻底放开电煤价格。由于原“计划煤”每吨价格低于市场煤价格100元以上,占电煤近一半的原“计划煤”价格每年在以30元/吨左右的速度上涨。而电价仍然由国家定价。2005年,国家出台了煤电联动政策,即半年内,电煤涨幅达到5%,电价即可上调。但是,在执行上打了折扣。2007年,考虑到通胀压力较大,电价并未上调。2008年,通胀的压力仍然较大,电价上调可能性仍然很小。
问题在于,在煤炭价格已经市场化并且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仅靠捂电价不仅不能化解矛盾,还可能进一步累积矛盾。应该认识到,煤电之争的根源在于煤炭的市场化与电价的非市场化的冲突,只要电价的非市场化状态持续下去,两者就不能在市场中找到一个连接点,而只能通过有关部门的“协调”来达成某种妥协。
有关部门不仅要考虑发电企业的生存问题,还要顾全整个宏观经济大局,并为此不得不打破自己制定的煤电联动规则,从而导致煤电联动在事实上陷于无规则状态,不仅发电企业苦不堪言,有关部门亦左右为难。笔者认为,打破这种困局的唯一途径是理顺煤电价格体制,加快电价的市场化改革,使煤、电都从市场这一媒介中找到合理定位,最终将煤电之争化解。(阮晓琴 原题:平息煤电之争在于理顺电力定价体制)
责编:朱真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