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视频]重庆公交“农转非”

 

CCTV.com  2007年09月20日 22:22  来源:CCTV.com  
进入[360度]>>

 

    CCTV.com消息(360度):

    本周是我国首届城市公共交通周,其实这样的活动,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进行思考,特别是对交通主管部门来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的效益或许远远超过仅仅一周的活动。在重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曾经无序竞争的“7”字头的民营公交发生的变化,就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经验和启示。

    重庆市民:原来不可以刷卡,现在刷卡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方便,不是钱多钱少,主要是方便,有卡的话坐任何车都不用带钱。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重庆直辖后的城市外扩,原来在城郊运行的7字头社会客运车辆的运行区域一下变成了主城区。“身子”进了城的7字头车开始行使城市公交的功能,但却不享受城市公交的政策待遇,所以像IC卡这样政府补贴的措施,7字头车根本沾不到边。

    重庆市南岸区第六运输有限公司经理姜昌惠:社会客运车辆没有政府的补贴,我们肯定不会安(IC卡)因为安装要投资一大比钱。

    享受不到政府的补贴,企业的效益只能依靠多拉快跑来实现,所以在社会客运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争运力、争线路、争客源”的恶性竞争的局面。“乱停乱靠、到站不停、过站甩客、不服执法人员监管等”一时间成为了7字头车的代名词。

    711路司机张明:过去的车辆都是随时上下车,哪里有人都一脚刹车开始装(乘客),现在不存在抢客那些了,不存在超速那些,不像原来满天青蛙都在叫,现在我们规范了,我们跟公交看齐了嘛。

    从恶性竞争到与公交看齐,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7字头车在重庆正在进行的公交体制改革中,实现了身份的转变。重庆人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农转非”。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梁培军:重庆的城市公共交通改革中间的农转非,是指原来在城市周边运行、城乡结合部运行甚至在农村运行的这一部分企业和(社会客运)车辆,通过公交改革,成为城市公交的一部分,享受统一的优惠政策,执行统一的公交标准、履行统一的社会义务。

    记者看到,在如今的7字头公交线路上,再也看不到以前破旧的中巴,取而代之的都是崭新的大巴士,每个线路的公司都在自己的新车上推行了品牌形象建设和特色化服务。每条线路都安装了GPS系统,在专业人员的科学调度下,适时观察车辆运行情况,保障行驶安全。

    “农转非”让车转变了形象、让司乘人员转变了服务,也让企业转变了观念,原来的效益第一变成如今的公益第一。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梁培军:通过改革以后,实际上达到了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相互统一的持续变化。社会效益得到充分体现,企业效益也有所增加,因为政府对企业实行了补贴和补偿政策。

    重庆市南岸区第六运输有限公司经理姜昌惠:我们很多乘客都增加了,刷卡乘车的人多了,我们的效益增加了很多。再加上政府的补贴 ,我们的效益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记者:第一批481台社会客运车辆顺利完成了改造,企业在提高了服务的同时效益不降反升,老百姓对城市公交的满意度不断加强,这些都是重庆公交体制改革出现的让我们欣喜的转变。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支撑改革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公交线网不够优化等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重庆公交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责编:王超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