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2006年7月8日凌晨,晋江市一家“三合一”厂房发生火灾,造成三人死亡,三人受伤。 一年后,当记者走访去年的火灾现场时,却发现火灾隐患仍然存在。 |
那在这一层住了有将近60名工人,但是我们看到刚才只有一个很小的通道,我们看到按照安全来说,它必须还有另外一个通道,那另外一个通道在哪儿?我们找找看。
这个楼道里可以看到堆满了这种杂物。这儿有一楼梯口。这个楼梯口要不是我们的摄像灯打着,完全是一片漆黑,我们下去看一看。原来这个楼梯,我们走到一层看,虽然这是一个通道,这是一个楼梯口,但是它已经被堵死了。这外面是一个卷帘门,它通到大街上,能听到外面车水马龙的声音,但是是锁住的。
黄丰伟:
大概看一下,刚才我们走过来这个疏散通道狭窄,而且这条疏散通道上摆满了货物,这个疏散通道被堵塞。除了这些外,大家看到这边连一个应急照明灯也没有,要不是你们的摄像灯,根本这边就是一片乌漆,万一发生火灾的话,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解说:
宿舍区存在着隐患,那么楼上的车间里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征得了厂房的许可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工人。
记者:
对不起,我想问一下,像你们这么多工人的车间里,你知不知道这里万一发生了火灾的话,怎么疏散出去?
工厂工人:
我不知道。
记者:
不知道?
工厂工人:
嗯。
工厂工人:
全部逃到下面去。
记者:
只有这一个口。
工厂工人:
我也才来几天,不知道这里面有几个口。
工厂工人:
我不知道。
工厂工人:
不知道。
工厂工人:
可以从楼顶上走吧。
记者:
楼顶上有几个通道可以上去啊?
工厂工人:
只有这边一个。
记者:
只有一个?
工厂工人:
嗯。
记者:
还有其它的通道了吗?
工厂工人:
没有了。
解说:
这个唯一的逃生通道到底在哪里呢?我们请一位车间管理人员带我们去看一看。原来所谓的逃生通道就是这条唯一的楼梯,不同的是它的顶端同时还通往楼顶,然而就是这通往楼顶的门还是被锁着的。
车间管理人员:
因为现在没有人住在上面,全是下班时间了。
记者:
但是现在这么多人上班,为什么这个楼梯口给锁起来了呢?
车间管理人员:
等一下他马上上来打开了。
记者:
谁打开呢?
车间管理人员:
那个组长来值日。
记者:
你见过这个门打开过吗?
工厂工人:
没有,没有打开过。
解说:
在消防检查人员的要求下,另外一名管理人员打电话通知其他人员送来钥匙。
车间管理人员:
你叫他赶快上来把大门钥匙拿过来。大门钥匙,对啊,上面的。我在6楼,你把大门钥匙给我拿过来,搞快点,快点,快点,他人呢,他人呢。
解说:
几分钟以后,铁门终于被打开,但是我们却发现这条所谓的逃生通道,仅仅是一个为了旁边在建的厂房而临时打开的运料通道。对于这些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厂房,消防安检人员按规定下达了限期整改的通知,那么什么样的厂房才是符合安全标准的呢?为此记者来到了一家曾经是三合一厂房的企业。
记者:
那一个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厂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背后是一家服装厂,它在一个月前刚刚通过了消防部门的验收,我们可以一起进去看一看。
我看你这个厂房挺空的,以前是做什么用的。
服装厂老板:
做那个工人宿舍用的。
记者:
那现在这些工人都住哪儿了?
服装厂老板:
工人现在都搬到外面住了,工人住在厂里面太危险了,一旦有什么火灾,那就麻烦了。
记者:
老板,你们这边是一个仓库是吧?
服装厂老板:
这边是一个单独仓库。
记者:
我看这个仓库这门还安装了一个防火门呢。
服装厂老板:
我们每一个车间全部都是安这个防火门的,不光这个车间。
解说:
搬出工人宿舍,加装防火门,减少了隐患。但是万一发生了火灾,该如何逃生呢?
记者:
这里是第三层,也是这个厂的一个主要生产车间,那按照《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在这种场合必须有两个以上的逃生通道,一旦假设发生了火灾,那么刚才我们上来的这条楼梯如果被烟火封住以后,该怎么办呢?在这儿,在窗口发现一个比较奇特的装置,这就是第二个逃生通道,万一发生了火,工人可以迅速到达这个平台,这个是经过一个改造的一个可以升降的一个楼梯。那这个楼梯到底怎么用呢?工人们会不会用呢?我们来问一问。
但是这个楼梯并不通到一层啊,它只到二层就悬住了。
工厂工人:
这个是可以升降的。
记者:
平时为什么不给放下去呢。
工厂工人:
平时是防盗了。
记者:
怕小偷顺着楼梯爬上来的。
工厂工人:
绳子解开,放下去。
记者:
而在这个厂房里,工人们吃饭的地方也经过专门的改造。
记者:
它是一个独立的统一管理的厨房。那正好,老板你给我也介绍一下,这个厨房你是怎么改造的。
服装厂老板:
以前是那个每一个煤气灶都有一个小罐,那现在我就改成一条通道牵到外面去,整个牵进来。
记者:
那你这原来全部都是煤气罐?有十几个小煤气罐。
服装厂老板:
太危险的,现在改为一个管道伸过去在外面。
记者:
那你现在煤气罐在哪儿呢?
服装厂老板:
在外面。
记者:
也不在室内了,等于你自己改造了一个管道煤气。
服装厂老板:
对。
解说:
在随消防安检人员的检查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三合一企业由于规模小、隐蔽性强,仅有的人力、物力难以保证对三合一企业迅速发现、迅速查处。为此,晋江当地有关部门向全社会公布了举报热线,搜集各种线索加强整治,而另一方面也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加强消防队伍的建设。
黄世梁:
这边三合一(火灾)现场,一般道路比较狭窄,水源比较少,为此我们也配备了全省最大的水罐车,20吨现代水罐车,在人员抢救上面,我们也配备了全省最高的52米举高云梯车。
记者:
像你们一年接到的,因为三合一的火警引来的这种火灾大概有多少?
黄世梁:
按我们的记录,一年差不多有二三十起。
记者:
那这个二三十起,跟往年比,比如说跟前几年,四五年前?
黄世梁:
以前可能比现在数字多一点,有些阶段,差不多一个星期六、七起,那现在政府大块对(三合一)这项工作进行整治,包括很多他也认识到自身的这种企业危害,只注重经济利益,不注重自身的对工人包括企业的发展,这些他们意识上有提高。
主持人:
其实像这样三合一的厂房在沿海很多以加工业为主的地区来说,是曾经大量存在的,不仅仅是在晋江,很多地方的消防部门都把打击三合一厂房作为一个重点,但是近几年这样的厂房明显有回潮的趋势,看来打击三合一会成为很多地方政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任何人都知道,其实什么时候,人命都要比经济利益更重要,但是对于那些漠视工人生命安全的黑心老板来说,仅仅是这样的道德教育,恐怕是无力的,还得当地的消防部门进一步的加强监管,并且让那些黑心老板在经济利益上受点大的损失,他们才会认识的去考虑工人们的安全问题。
好,感谢收看今天的《东方时空》,再见。
更多精彩栏目推荐:
责编:严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