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1日 01:31 来源:信息时报
专题:关注中国水污染
珠江水质开始好转,专家说不可能爆发蓝藻。巢晓 摄
时报讯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著名环保问题专家、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作客“岭南大讲堂”时指出,珠江水已经显现蓝藻迹象,不宜下水游泳。对此,马军澄清:“我做‘岭南大讲堂’的讲座前一天晚上11时才到广州,第二天讲完中午就坐飞机回北京了,近期根本就没看过珠江,对珠江水目前的情况也不了解,怎么可能说珠江出现蓝绿藻?”“当时有记者问我,广州的水质如何?能否游泳?我讲,来之前在安徽合肥巢湖做过调研,那边的水质是劣Ⅴ类,依然有渔民跳下去捕鱼,结果给人误会是说珠江了。”
同时,广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和环境监测中心站长期从事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研究和监测工作的专家认为:珠江广州河段水质日益改善,蓝藻爆发没先例,目前不具备蓝藻大量繁殖的条件。
蓝藻普遍存在,爆发才有危害
据介绍,蓝藻是藻类生物,存在于地球约有33亿年,已知种类约有2000种,存在于各种水体(包括I~V类、劣V类水体)。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成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因此,蓝藻不是“水污染”、“水危机”的代名词,只是蓝藻在水体中大量繁殖导致爆发时,才具有危害性。
蓝藻爆发时,会在水面形成一层明显的蓝绿色,出现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严重时水体呈蓝绿色油漆状,肉眼可以判别。蓝藻爆发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而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历史上珠江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藻爆发的现象。
珠水逐步改善,不具备蓝藻爆发条件
目前的研究表明,蓝藻的生长与湖泊、河水中的磷、氮含量密切相关,气温、风力、风向、光照及水体更新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受有机污染较明显的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流动性低、更新量小、自净能力弱的水体才容易形成蓝藻大量繁殖、爆发。
近年来,市区水系综合治理力度很大,珠江水质明显地逐步改善。2006年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全年达到Ⅳ类水标准,丰水期可达到Ⅲ类水标准。进入2007年以来,广州市把河涌整治列为“一号工程”,大力推进,并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击违法排污行动,着重清理向河涌超标排污的不法企业,珠江广州河段水质持续改善。5月和6月的监测结果显示,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水质整体情况优于2006年同期。5个断面的平均污染指数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6月中下旬部分断面水质类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一级,水质整体情况优于2006年同期。
专家认为,由于珠江广州河段属感潮河段,水流较快,丰水期水量充沛,加之水质日渐改善,2007年1~6月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浓度远未达到蓝藻爆发条件。市环保局表示,广州具有先进、实时水质监控体系,如水质出现异常,即会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公布。
责编: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