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8日 03:25 来源:扬子晚报
专题:关注中国水污染
扬子晚报网消息 一场太湖蓝藻危机让江苏人更深切感受到环保优先的必要和紧迫,也为苏南全面小康建设敲响了环保警钟。危机过后,痛定思痛的江苏人开始了全面整治行动。昨天,省委、省政府在无锡召开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对彻底治理太湖进行全面部署,动员全省上下特别是苏南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全面打好太湖水环境整治攻坚战,让“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的景象重回江苏大地。
治理目标
两步走重现“太湖美”
会议指出,我省将采取控源、截污、引流、清淤、修复等多种手段,对太湖流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
彻底治理太湖分为两个阶段性目标:先用3-5年的时间,到201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全面达小康之前,实现太湖水质明显好转,确保太湖周边地区饮用水安全。再经过8-10年的不懈奋斗,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基本完成彻底治理太湖的任务,恢复太湖地区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当务之急
治理蓝藻,确保饮水安全
切实防止大面积蓝藻再次暴发,确保今年内不再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让沿湖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我省将提高生态环境指标在全面小康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并部署了控制蓝藻复发的应急措施:
方式一:持续调水入湖 控制蓝藻,捞藻是标,防藻是本。太湖是典型的浅水湖泊,水体流动性差,加重了污染和蓝藻生长。今后我省将把“引江济太”作为控制蓝藻、引清释污的直接有效手段,将非汛期太湖控制水位提升并保持在3.5米左右,沿河地区分水实行总量控制,确保枯水年份引江水入太湖33亿立方以上,缩短太湖换水周期。
方式二:加快引流换水 梅梁湖泵站要开足马力,加大流量,使西太湖从梁溪河每年出水超过10亿立方,实现梅梁湖夏冬两季各换水一遍。
方式三:全力打捞蓝藻 沿湖各地要组织专业队伍持续捞藻,确保日产日清,减降基数。
方式四:确保饮用水安全 太湖周边共有11个大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要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进一步集中整治,限期关闭所有工业、生活排污口,拆除影响饮水安全的设施。
尽早完成取水口改造的保护措施,无锡引长江水作备用水源的工程要加快建设进度。
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在全社会树立“节水就是减污”的理念,严格实行供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管理。
方式五:完善应急预案 调水、引流、关闸、截污、限排、捞藻、防汛等要统筹考虑,周密安排,水利、环保、城建、经贸、农渔等部门要加强协同。充实力量增加蓝藻动态监测的密度,健全水源地水质预警体系,对可能出现的水环境突发事件作最坏的准备,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妥善处置。
治本手段
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
彻底治理太湖,治水是治标,治污是治本。会议指出,铁腕治污必须态度更坚决,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发展转型,一些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必须关闭,一些高污染的产业必须淘汰,一些富营养化的养殖必须压缩。
工业治污
产业结构须调整优化
以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以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
关键词:三个“不批” 参照国际先进新水平,在太湖流域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切实加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属于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批,排污超过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不批,超过排污控制指标的地区新增排污的项目不批。全面禁止新上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新增氮磷排放的项目。
关键词:提高标准 必须在太湖流域实行更高水平、更加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标准,倒逼企业完善治污设施,降低排放强度。
据统计,太湖流域纺织、化工、冶金、造纸、电镀、酿造等六行业,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流域工业排放量的65%和63.4%。今后将从这六个行业入手,制定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标准。对不达标企业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一律关停。
关键词:优化结构 今后将按照“调高调优调轻”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大幅提高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加快形成节约、环保、高效的产业体系,促进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污染下降。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要坚决淘汰。对太湖地区的化工、医药、冶金、印染、造纸、电镀等行业将开展专项整治,在2008年底前依法淘汰2150家小化工企业。
生活治污
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千人的太湖流域是全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专家认为,每年排放的生活污水高达5.68亿吨,是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是治理太湖污染的一大措施。今后将禁止含磷洗涤用品在太湖地区销售和使用。
会议还要求,太湖流域的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要大幅提高。2010年前,所有城镇都要限期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管网,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
处理标准要大幅提高,新建污水处理厂和老厂工艺改选都要配套建设除磷脱氮设施,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
尾水和污泥再生利用率大幅提高。大力推广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城镇景观、绿化、道路冲洒等优先利用再生水。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规范化处置,力争2010年污泥规范化处理率达到100%。
养殖治污
部分湖区年底前拆除网围
据环保部门监测,2002年至2006年东太湖网围养殖区底泥中的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均大幅增加,明显影响水质。会议明确,太湖最主要功能是提供饮用水源、调蓄防洪,保持流域生态平衡,发展渔业必须服从这一大局。东太湖网围养殖面积要压缩到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限额之内,其他湖区现有网围年底前必须全拆除。对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则要按照与工业污染源一样的管理要求,实行排污许可、申报和总量控制制度,确保达标排放。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农膜等其他农田废弃物的收集、清运与处理。
修复太湖
增强湖体自净能力
改善太湖水环境,除了防污治污,还必须努力修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系统,通过疏浚清淤和生态修复,增强环境自我调节功能。
关键词:疏浚清淤 底泥是湖泊的主要内源污染。国内外湖泊治理经验表明,在外源污染得到控制后,内源污染治理就将成为改善湖泊水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各地要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对梅梁湖、竺山湖等重点湖区以及入湖河口加快实施疏浚清淤。继续抓好太湖流域农村河道、村组河塘清淤,确保在2010年前全部清淤一遍。
关键词:生态隔离带 在太湖一级保护区内,即沿湖5公里和入湖河口上溯10公里两侧各1公里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渔还湖、退耕还湿地,建设湖滨生态隔离带。近期先从沿湖1公里重点区域试点起步,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关键词:生态修复工程 总结推广五里湖治理的成功经验,在太湖适宜的湖湾、主要入湖河道,建设前置库、人工湿地、生态护坡等生态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到2010年,太湖一级保护区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环太湖1公里范围内建成生态防护林带,有效隔离、吸附污染。种植放养有利于净化水体的动植物,提高湖泊自净能力。王 烨
责编: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