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60度]>>
专题:CCTV-新闻“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别报道集锦
专题:香港回归十周年
CCTV.com消息(360度):香港电影是香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香港,电影产业拥有超过60年的历史,特别是近20多年来,这个约600万人居住的城市,却拥有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鼎盛时期所制作的影片数量,几乎超越所有西方国家,输出电影之多,只仅次于美国。今天,长江就带我们看看香港的电影。
我现在站的位置,就是香港九龙尖沙嘴的星光大道。今年的4月15日,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颁奖典礼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在这届金像奖上,内地女演员巩俐和周迅分别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奖,而此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正值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
十年间,香港电影保守估计生产了近二千部作品,本地票房近百亿。世界著名电影人大卫?波德威尔在他的《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这样形容香港电影的辉煌--"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成功故事。
香港电影故事的高潮出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1986年,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以3465万的票房打破了香港电影本土票房的记录,同时也将香港电影带进了一个"黄金十年"。这部电影和其后的《警察故事》《监狱风云》《赌神》《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一批"城市英雄片"一起成为香港电影的经典代表。
随后,以周星驰《月光宝盒》为代表的无厘头电影和徐克的《黄飞鸿》系列为代表的武侠电影,不仅丰富了香港电影的类型,也让香港的电影产量节节攀升,1993年更是创造了一年234部的历史最高产量。甚至连当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夺宝奇兵》在香港本土的的票房也输给港产电影《人吓人》,《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的票房也只是《赌神》的三分之一。此时的香港电影,不但横扫香港、台湾、东南亚,还输出到全球华人世界。
一个弹丸小岛",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
但是,在极度的繁荣之下,对商业价值和投资回报的过度关注,开始让香港电影显露出衰败的迹象。2005年成龙在北大演讲提及香港电影时曾说到,"一个英雄片成功就拍100部英雄片。"越来越多的简单复制严重败坏了观众的胃口。而此时,台湾、日韩、东南亚电影的崛起也对香港电影产生了不小的冲击。1993年之后,港片产量便以每年平均减产30部的速度逐年下挫。
1997年12月的最后一天,陈果导演的电影《香港制造》公映,影片通过香港少年中秋迷茫面对主权移交之际的社会变迁展开,片尾,主人公中秋说出的一段话,直接的表达了香港电影人对未来的迷茫:"这个世界变化的太快了,当你还来不及改变时,这个世界已经不同了。"而这也正是那一时期很多香港电影人面对一个新时代降临曾经有过的困惑。
2003年6月, CEPA正式签署。这项协议给予了香港电影在内地放映、发行等方面的多项优惠,大量的合拍片开始活跃在两地电影市场。2004年《功夫》在内地票房过亿;2005年《龙城岁月》在香港的票房也过千万; 2006年,华语电影票房前十名中的前四名都是合拍片。为此,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曾指出:香港电影的未来需要向北看。
责编:肖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