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8日 02:08 来源:
孙宝印
孙宝印
CCTV.com消息(记者多国丽):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冰”在哪儿?从安倍访华的“破冰”到现在温家宝访日的“融冰”,今日中日关系应该走一条什么的道路?这是央视主播孙宝印在他主持的《环球时讯》中思考并期望能得到答案的问题。
在主持《环球时讯》之前,孙宝印做过六年驻日记者。在这样资深的背景下,他对于中日关系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中日之间对于对方的报道,在过去有太多渲染之处,所以,追求素描的报道,应该是两国媒体共同努力的目标。
而在他的眼中,《环球时讯》在温总理访日期间制作的三期特别节目中正体现了这种理念。
“经济交流是两国交流的重点,但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有下滑的趋势,那么经济交流的前景如何,这是我们需要在第一期‘经济篇’去分析的问题;‘民意篇’会探讨两国百姓之间的交流是否充分,媒体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而‘政治篇’则是由政治家在宏观层面上来讨论。”孙宝印说。
在谈到“媒体的作用”这样一个话题时,他认为这些年中日之间的不和谐,与一些媒体的故意夸大,甚至是歪曲报道有一定关系。
孙宝印:比如说2002年五名朝鲜难民冲击沈阳日本领事馆,守卫领事馆的中国武警遵照职责将五人拖离现场。但这件事却在日本引起渲然大波,日本媒体纷纷把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中国侵犯日本主权、不讲人道,这其实是一种情绪化的煽动。实际上,武警的行为只是在恪守他的职责,而他的职责的所在恰恰是保护外国使领馆的安全。
日本的一些报纸赫然以“强烈抗议侵害主权”这样的语言作为大标题;而中国武警阻拦不明身份者闯入领事馆的经过被拍成了录象发布到全世界,特别是日本的电视台一再重复播放妇女挣扎、女孩在旁哭泣的画面。这种镜头对于观众的眼球刺激作用无疑是很大的。
记者:中国的媒体是否也会有夸大之处呢?
孙宝印:我们的一些报纸也会有些情绪化的东西,比如曾经出现过的“东芝笔记本”、“帕杰罗”以及“日航中国乘客滞留机场”等事件,很多媒体都落在了“民族歧视”这一点上。这样的报道当然会迅速引起共鸣,但同时也会出现偏颇。
记者:那么媒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孙宝印:我们应该给媒体一个准确的定位,媒体不是去炒作,而是应该以一种素描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是什么样,就怎么样去描述。就像《环球时讯》这次的报道,叫“融冰之旅”,我们要让别人明白,“冰”在哪儿,从“破冰”到“融冰”,应该如何来走这条道路。
日本有个词叫“等身大”,就是说,跟你的身高一样大。中国需要报道一个等身大的日本,日本也需要报道一个等身大的中国。这应该成为两国媒体共同追求的目标。
“素描”,是孙宝印强调的词汇,他说,素描虽然是用黑色的线条来勾勒,但并不会给人以过于客观而失去热情的感觉。他引用了中国古代的“墨分五色”,黑色线条勾勒起来的形象仍然能会有立体感,甚至是五彩缤纷的。
中日之间,其实一直在关注着对方
1999年3月,孙宝印以中央电视台驻日记者,并且是记者站建设者的身份来到日本。“当时我和同事杨少波提着行李,不知道下一次回国是什么时候,一下子就飞过去了。”孙宝印笑着说。
既然是初创,在住宿办公等硬件设施上肯定是不完善的。但在软件上,他们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去到日本的二十天里,他们就完成了租房、买家具、布置办公室等基本的建站工作。3月27日,他们往《新闻联播》发出了第一条消息,日本国会通过了新的日美防卫指针相关法案。而拍摄制作这条重要新闻的器材,包括磁带都是向日本NHK电视台借的。
“刚到日本的最初时间里,与日本的民众、政府与媒体的沟通有没有遇到障碍?”记者问。
孙宝印摇头,“这个没有,两国在1964年开始就已经互派记者,有很长时间的传统了。因为日本是一个近邻,而且是一个很特殊的邻居,所以中国对日本的报道是始终的,其实这你也能感觉得到。”
他拿自己举例,“就拿我来说,我去日本之前做过《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记者,现在又在《环球时讯》做主持人。但别人见到我,马上就会想到我曾经是一个驻日记者。这个符号的色彩是非常浓的。这并不是说大家如何看重你的报道,更主要地说明大家关注来自日本的报道。”
同样,日本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的采访中,有惊喜,有遗憾,也有采访到珍贵内容的庆幸。
他讲到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12月,他与同事杨少波到离日本高知县有几十公里的小山村里去找一位叫做尾原竹善的老人。这位已经70多岁的老人是原“731”部队消毒班的队员,曾经七次参与细菌野外实验,战争结束后,他就过着一种近似于隐姓埋名的生活。直到在日本一些和平团体的成员动员之后,他才坦呈了那一段不光彩的,但又让他痛苦终生的历史。
老人住的相当偏僻,独门独户,而且连马路都不通。“没有正经的道,全是盘山的土路。”孙宝印说。大费周折后的他们才找到了老人。但他们与老人的相处却是融洽的,中午饭的时候,老人与他的夫人从自己种的小菜园里摘了菜,做了豆腐,炸了小鱼招待远道而来的两位中国记者。素雅但美味的小菜让孙宝印至今难忘。
“但是,尾原竹善老人前不久去世了。”孙宝印从日本友人的邮件中得到了这个让人难过的消息。“如果当年老人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世,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在那个偏僻的山区一个默默无闻老头的故事,一段史实将被埋没。其实在日本,还没有公开讲述自己侵华经历的老兵有很多,但随着岁月的逝去,他们也渐渐在消失。”孙宝印遗憾地说。
但在当代日本,仍然有很多人从事着中日友好的事业。如中国归还者联系会,这是一个由原侵华日军官兵组成的反战组织,他们办杂志,到处演讲,以一生之力来促进中日友好。由于成员的相继离世,中归联于2003年解散。继承老一辈遗志的,是一个由年轻人们组成的“抚顺奇迹继承会”,他们正在延续着前辈们的精神。
同时,孙宝印提到其实中日之间的新闻报道也有一个传统可以继承。因为中日互派记者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了,其中中国各媒体派驻日本的记者累计达150多人。
现在这些人组成了一个民间组织叫做“中日新闻事业促进会”,每年都要举行与日本媒体的交流会、研讨会,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先去了解,然后报道。这似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的确需要双方的媒体去共同努力实践之。
责编:多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