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一丹两会信箱]卫生部长高强谈医疗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6日 21:48 来源:CCTV.com
进入[东方时空]>>
专题:2007两会视厅
专题:《一丹两会信箱》――CCTV两会特别报道

    CCTV.com消息(东方时空):

    主持人 敬一丹:打开话题,我们今天从医说起。哪个医呢?医疗的医、医生的医、看病就医的医。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因为就老百姓的关注度来说,我们觉得今天在这儿谈这个话题特别有必要。有人这么说,平常咱们说衣食住行,建议把衣食住行的衣服的“衣”,改成医疗的“医”,因为老百姓的关注度太高了。也有人说,把这个“医”可以理解成一二三的“一”,为什么呢?就关注度来说,它也是数一数二的。谈这样的话题,我们请什么样的嘉宾是最合适的呢?特别是在两会期间,我们为您请来了卫生部高强部长。

    高强部长在两会期间是非常受关注的人物了,我们的记者同行指导实见到高部长,没有想放开的。然后高部长走到哪儿,我们的记者同行就住到哪儿,是吧。

    高强 卫生部部长:不是关注我,是关注医疗卫生服务这个重要的话题。

    主持人:您能不能告诉我们,记者跟你问的前三位的热门话题是什么?

    高强:第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主持人:这个话题很大很大。

    高强:很大很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第二,农村的卫生,包括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第三,社区卫生的发展。

    主持人:观众朋友听到了,高部长谈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做十集、八集的节目,可能还谈不透彻呢。在我们这样一个20多分钟的信箱节目里,我们今天就想谈高部长刚才谈到的第三个问题,其实这个话题我们的信箱里也接到一些观众来信,我们来看一下。

    这位观众说,“我们老年人腿脚不方便,排队又没有体力,年轻人带我们去看病也没时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又经济又实惠,非常方便我们老年人,希望以后能多建一些,服务能更好一些”。我们的记者也了解一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情况,我们再看一个短片。

    这里是北京市东城区交通社区卫生服务站,记者上午八点半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了。

    记者:经常来量血压?

    居民:这是定期的,不量他跟我急,我怕不量他跟我急这大夫。

    记者:大夫知道您是平常血压不太好?

    居民:嗯。

    记者:他也会主动跟您联系是吗?

    居民:对,主动跟我也联系。

    记者:哪个是您的大夫?

    居民:郭大夫、杨大夫。

    记者:这两个都是您的家庭医生。

    居民:当私人医生用。

    这里的居民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每人都有一名家庭医生,有了小毛病就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来,但在几年前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大家都会习惯性的选择去大医院,但大医院人满为患,百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突出。

    居民:我到协和医院去,我给我老伴挂一个专家号,费劲,我夜里排队去。

    居民:你上医院看病,这时间就是个问题,排队、挂号,去一趟两三个钟头,家里有老年人、病人,就不放心。

    为了让群众看病更放心、更方便,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开始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对原有的社区医院进行整合,保证每个居民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居民:到这我骑车五分钟,用不了五分钟,走着用不了十分钟。

    居民:我就在隔壁楼这儿住,下楼就是服务站,比较方便。

    改革后的社区卫生服务定位为政府买单的公共服务产品,实行收支两条线,服务站的办公经费、人员工资奖金由财政全额拨款,医务人员的工资不再与门诊量、处方金额挂钩,开大处方的现象就自然不存在了。而实行统一采购药品零差价制度,也使社区的药品价格比医院降低了10%到20%。

    居民:价钱也是10%到20%的优惠,免挂号什么的,优惠措施也很好。

    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建在家门口,看病方便了,药价也便宜了,而更让居民们满意的是,服务站提供的优质服务。新的社区卫生站聘用全科医生,全科医生负责对社区居民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而对于不能在社区医院解决的,推荐病人到大医院、专科医院治疗。在这里每个全科医生负责八百名居民的健康,为每位居民建立一份健康档案,相当于居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居民:慢慢的没来过的也来了,这个就是说互相的,老百姓嘛,互相聊天就聊出来了,你去了,那挺好的,我也去,一个一个,逐渐的人就过了。

    而对于重症病人和居民的实际需要,社区医院还提供上门服务。

    居民:高压150左右。家里有什么事的时候,叫他们,他们马上就能来。我们老头那会儿有病,犯病的时候,叫他们马上就来了,不但大夫来,护士都跟着,就是刘大夫跟杨护士他们俩,哪个大夫、护士对我们真的特温暖。

    半年多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在东城区基本建立了,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东城区还计划今年内完成4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2个全科医生工作室的规划目标,使每位居民都能获得便捷、可靠、连续、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完短片,如果不熟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会觉得很新鲜,高部长您看可能会觉得很亲切,很眼熟?

    高强:像北京东城区这样的,在全国还有很多,我们现在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08个示范区。

    主持人: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您给它定义一下。

    高强:首先第一是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服务。第二,它有固定的服务对象,包括服务家庭、服务居民,每一个社区的医生或者医务人员它有固定的服务人群。第三,它是实行疾病预防,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还有伤残的康复,还有健康教育,还有计划生育基础服务,还有妇女、儿童、老年人的日常保健,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

    主持人:你说到这儿以后,我想好多社区的人都挺羡慕的,我们社区要是那样就好了。但是现在有一些地方还没有来得及您说的那种状态。

    这位观众说,“我都不知道我们的社区医院在哪儿,又如何去就医呢,社区医院是否能对他们的服务多做一次宣传呢”。“有一次女儿发烧,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输液,护士愣是七八针都没扎进血管,女儿疼得直哭。那个护士还振振有辞地说,要怪就怪你女儿血管太细了”。

    高部长,就您了解,我们听到的这样的声音是不是属于极端的?您所看到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是什么样子的呢?

    高强:从观众的这两封信来看,起码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说明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得还不普遍,它的作用还不太大。

    主持人:都不知道在哪儿。

    高强:所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还不太高。第二,说明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些水平和能力还不够强,还不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

    主持人:所以好多人就不选择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他们也有他们的理由,我们来听一听。

    为什么有了病有些居民不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呢?我们的记者在北京一个设有卫生服务站的小区里进行了随机采访,让我们听听大家的说法。

    记者:你知道离你住的地方最近的社区服务站在哪儿吗?

    居民:不知道。

    居民:我不知道最近哪儿有。

    居民:小区里有吧。

    记者:你们去那儿看病吗?

    居民:我们不上那,我们上北京第六医院。

    记者:为什么不到社区服务站去看病呢?

    居民:我们单位有合同,上合同规定的医院,有报销什么的,在社区服务站没有报销。

    记者:你们平时会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去看病吗?

    居民:不会,没有。

    居民:因为我们的关系在这儿。

    居民:再说还有医疗水平问题。

    记者:你们平时看病,您家人是选择大医院还是卫生服务站呢?

    居民:当然是上大医院了。

    记者:为什么呢?

    居民:我觉得踏实。

    记者:怎么说呢?具体来说。

    居民:正规一点吧。

    孙隆椿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全科医生的水平不够,没有经过专门的全科医生水平的培养,只是把现在的专科医生经过短期的培训,就叫全科医生,实际上质量是很难达到的,这是我们感到大家不太满意的一个地方。第二,既然小病你不能一直只看小病,我有大病以后,你也没有办法把我转诊到我需要的大医院去看病,你这个看病服务能力就有限。

    主持人:高部长是不是一边看一边在数,我们所调查的老百姓中,他提出了多少个他的原因,就是他不熟悉或者他不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原因,比方说有的不知道有,有的是合同不在那儿,还有的是对医务人员不信任,您看还有?

    高强:我看这几个患者的反映,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它的水平还不够,还没取得群众的信任,有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还没有落实,比方说医疗保险的问题,还没有把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列入医疗保险的范围,所以群众的医疗报销就存在一些障碍,所以好多人宁可不到附近的这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去,要到大医院去排队。

    主持人:在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也很关注这个话题,我们看看他们的说法。

    赵志全 全国人大代表: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这是解决看病难的一个根本的途径。比如说在国外,在社区看病的患者占85%,而我们中国只有15%,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我们大医院一些患者拥挤,使大医院一些资源配置满足不了患者的需要。

    黄坤明 全国人大代表:这几年投入加大了,全省全国加大了投入,但是毕竟点多面广,一次性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医疗人才第一数量不够,第二人才素质不高,第三储备也不太足,所以必须下决心创新培养人才的体制和机制。

    主持人:像您大医院的工作也在抓,跟医疗卫生相关的那么多工作都在抓,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在您抓的所有的工作中它占什么样的位置?

    高强:现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整个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我们得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上,这是一个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一个服务结构的改革,就是要把一些不应该到大医院去的病人,通过加强或者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合理地分流病人,使他们能够回归到社区,既方便又廉价,而且和医生又有一个固定的合作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现在正在采取几项措施:第一,叫做对现有的城市医疗资源进行调整,把一些过去的街道医院,还有一部分规模比较小的二级医院,全部改造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二,我们正在组织把大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一个紧密的合作体,大医院要定期派医生到社区来服务,社区的医生要定期到大医院去培训,这样互相支援共同提高。

    主持人:我们在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使城市居民的就医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我觉得这段话特别有针对性,所针对的就是老百姓有需求。

    高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起来以后,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第一,它方便群众,它就设在群众的身边,就设在居民区。我们现在要求是每一个街道办事处,或者是三到五万人就要设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且在这个中心之下还要根据居民的需要设立若干个服务站,贴近群众、贴近居民,直接为他们服务,甚至有很多是上门服务。

    主持人: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高强:第二,国家要逐步增加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要保证它的正常经费,也要逐步地改革在社区服务中以药养医的那种机制。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了,从眼前、从长远、从各个角度看能得到什么好处?

    高强:比如有的社区专门对高血压的病人进行一些行为的辅导和干预,告诉他你要注意多做什么事、少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改变一些居民的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检测这个小区内的人的状况,特别是高血压的发病的情况大大加强,这就是家庭医生。

    主持人:这可能会改变人们多年来的一种习惯,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再看一看观众给信箱的来信,这位观众说,“路边和饭店的阳春面味道价格差距不大,您选哪个呢?当然是饭店的,因为卫生质量有保障。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就好比吃路边的阳春面,心里没底儿”。

    高强:阳春面那封信说明了有的地方医院和社区的服务质量差距很大,但是价格差距不大。

    主持人:都是阳春面的价。

    高强:那我当然不去社区卫生服务站,这是很自然的。如果你的服务水平不到位,你的价格却跟大医院一样的话,那没人去的。所以我们今后改革的方向,也是要拉开不同档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收费水平,同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水平,这样就可能取得群众的信任。

    主持人:此刻我特别希望给我们来信说阳春面的这位观众,此刻能够听到我们今天请来的嘉宾高强部长的这番话,其实一碗阳春面的比喻,引发了那么多的话让我们了解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很多话题,面对着我们面对的种种问题,我们两会上的代表委员也在支招,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黄坤明:下一步第一是要更加重视加大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方面一个是投入的问题;第二,使得我们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的体制一定要接轨。

    赵志全:我认为在目前医疗资源的情况下,应该由大医院根据所处的区域和它的业务特点来分工,对一部分社区医疗机构进行业务上的负责,比如说提供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或者派有经验的医生到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或者是提供一些现场的指导。同时使社区医务人员他们的学习或者自身的建设等等,有一个有效的途径能够享受和大医院同等的待遇和条件。

    孙隆椿:我们本来应该建立这种转诊制度,为什么现在没有建立转诊制度呢?就是现在大医院大量还是以前的服务模式,大量看门诊病人,收治住院病人。你在我这儿看的病人,我觉得你需要住院我才安排你住院,你不在我这儿看病,下面转过来我没有床位给你,所以制度上没有保证,但是你要做的这一点就必须双向联动,社区要改革,医院也要相应地改革。而且很简单,要上下挂钩,留出一定的床位,供社区服务站转移病人。

    记者:这样会影响到一些大医院的利益吗?

    孙隆椿:这就要划定,要有个承诺,那就是你要让出一部分病床,交给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双向转诊关系去联系。但有一个效益问题,这就涉及到医院管理机制如果是公立医院,国家拿钱包干,那我有什么不可以办的,现在国家不给我医院拨款,让我自谋生路,那当然每一个床位每一天我都要斤斤计较,问题就出在这。

    高强:其实刚才几个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讲到的关于发展卫生社区的问题,都是一些要害问题,一些关键问题。比如说有的讲要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就是要保持它的公益性,不能是以服务作为谋生的手段、牟利的手段。

    主持人:高部长,可能观众朋友听了刚才孙委员说的这番话,对他其中谈到的一个说法还不大清楚,您能帮我们做一个详细的理解吗,就是他谈到双向转诊制是什么意思?

    高强:所谓双向转诊就是说病人发现有疾病以后,要到社区来,首先到社区来,由社区的医生给他检查、诊断和治疗,如果小病的话就在社区解决了,如果经过医生的诊断说这个病比较严重,或者怀疑有严重的疾病,我治不了,就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把他转到有合作关系的医院里去,这个医院里是对社区转过来的病人,它的收费是给予优惠的,在医院集中治疗一段,比方说动手术,过了几天危险期以后,把他再送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康复,这是一个互相合作的办法。

    主持人:那么患者的费用就下降了。

    高强:下降了,在社区康复床位费肯定比在大医院里要低得多。

    主持人:可能观众朋友都希望就这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自己家人的身边。

    高强:我带了几张照片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是在一个双向转诊的服务机构,一个老年人正在咨询如何到医院里去转诊。这个也是在石家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进行计划免疫的地方。这个是青海,也是给儿童提供卫生保健的一个机构,所以各地方都有很多很多做得很好的。

    主持人:我看这里的居民,我想他们就是比较早的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带来好处的人,我们能不能这么理解,这些示范的地方,他们的今天就是其他社区的明天?

    高强:对,去年国务院颁发了一个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一个目标,到2010年在全国所有的城市都要建立起来功能比较齐全、管理比较规范、技术水平比较高,而且保障政策比较落实的一批卫生服务机构。

    主持人:说到中国特色,我们想到过去您曾经有一个说法,说中国医改良方就像中药一样,把很多种方法,就像把很多草药堆在一起才能解决问题,大家听到以后觉得这个比喻倒是挺中国的,但是觉得中医好,但是中医比较慢,慢工夫,可是人们现在期待要快,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呀?

    高强:我之所以用中医做比喻,就是因为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你刚才说到大家都希望快,其实我也希望快,但是真正要解决13亿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它要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要和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太高了,国家和居民都承受不起;太低了,又保障不了人们的基本医疗保健,这个方面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主持人:说到这儿以后,我们再来看看信箱里的观众来信。这个观众说,“加大政府的医改投入,实施大病公费医疗的办法,才是百姓的希望”。

    这位观众来信说,“医改方案年底能按时出台吗?高强部长您应该加快时间进度尽快出台,不要让人民群众漫长的等待再次落空”。

    高部长,您能给大家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步骤吗?

    高强:我看了这位观众的来信,我真是感动,它说明这个观众对我们政府充满希望、充满了信任,希望我们能够制定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群众的需要,同时又能解决突出问题的一个改革方案。我在会上和一些媒体见面的时候,我说医疗改革方案今年年底肯定要制定出来,而且还要广泛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主持人:用什么方式来征求呢?

    高强:可能会采取很多的方式,也许是座谈会,也许是听证会,还可能是网上公示。

    主持人:反正是用各种方式来征求民意。

    高强:对,因为医疗改革方案它最直接是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群众满意不满意,是鉴定我们医疗改革方案可行不可行的重要标准。

    主持人:我们大家都期待着我们期盼已久的医改方案能够早日和大家见面,我们作为媒体,我们听到大家的意见以后,我们也通过一定渠道转告给部长。谢谢您今天的到来。

    高强:我们一定充分考虑媒体和社会民众的意见。

    主持人:

    等这个方案出来以后,我们《东方时空》还会请您来作客,和观众朋友有一个直接的交流。谢谢高部长。

    高强:谢谢,谢谢。

责编:赵巍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