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先生悼念和公祭仪式在香港举行
图:香港媒介关注霍英东追悼会
霍英东追悼会在港举行 董建华主持王忠禹致悼词
组图:香港各界人士拜祭霍英东
新华网香港11月7日电 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霍英东先生,因病于2006年10月28日19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霍英东先生祖籍广东番禺,1922年11月21日出生于香港。早年就学于香港皇仁书院,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辍学。先后当过船上的烧煤工、糖厂的学徒、修建机场的苦力,开过小杂货店。1948年,远赴东沙岛与人合股做打捞海人草生意。20世纪40年代末,从事海上驳运业务,开始了创业生涯。1953年和1954年,分别创立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和有荣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后组建霍英东集团,任主席。1965年至1984年,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1981年起,先后任国际足球联合会执委,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名誉主席,世界象棋联合会会长,亚洲足球联合会副会长,香港足球总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1984年至1988年和1990年至1994年,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后任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1986年获中山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94年获美国春田大学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分别获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名誉博士学位和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银质勋章。1997年7月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的大紫荆勋章。
霍英东先生历任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历程中,先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事务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霍英东先生是香港知名实业家。20世纪40年代,他开始帮助母亲经营杂货店,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处事方法。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抓住运输业急需发展的机遇,重操父辈的驳运旧业。20世纪50年代,香港人口激增、工商业兴起,对土地和楼宇的市场需求日趋旺盛。他审时度势,创立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开始经营房地产业。他首创分层预售“楼花”和分期付款的经营方式,对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贡献极大。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建筑材料业,他开始进军海底采沙业,成为“海沙大王”。为了增强实力,他收购了美国人的太平岛船厂,在香港开创了中国人收购外国公司的先河。他还投身填海造地事业,承包国际性招标工程,是最早中标国际重大工程的港人之一。1955年起,他先后创办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信德船务有限公司等,业务范围涉及地产、建筑、航运、建材、石油、百货、旅馆、酒楼等,在香港商界崭露头角。20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地产业陷入低潮,关键时刻他大力倡导共同发展、共创繁荣,联合广大房地产商召开香港地产建设商会第一届会董会议,被推举为会长,并连任20年之久。由于对香港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霍英东先生在香港工商界享有盛名,长期担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并被推举为永远名誉会长。与他人共同创办的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成为澳门经济主要支柱和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澳门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霍英东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年轻时就有为国家做事的志向、激情和胆略。抗美援朝期间,在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全面禁运、港英当局武力“缉私”的情况下,他在香港组织了颇具规模的船队,为祖国运送了大量急需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改革开放伊始他就着手筹划到内地投资。1979年,他投资兴建中山温泉宾馆,成为最早到内地投资的香港企业家之一。1983年,他与广东省有关部门合作兴建的广州白天鹅宾馆开始试营业,成为我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大型现代化酒店,受到邓小平同志的好评。他坚决拥护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衷心拥护中央对港方针政策,为确保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和长期繁荣稳定殚精竭虑,作出了突出贡献。从1985年起,他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积极履行职责、建言献策,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成功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7月开始,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和筹委会中担任副主任委员的重要职务,频繁奔波于香港与北京之间,出席或主持有关会议活动,听取和反映香港各界人士的意见,参与制订各种方案和政策。他多次公开表示,在中央关怀和正确政策指引下,在香港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持下,相信未来的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定会把香港建设得更好。他的真知灼见和赤诚爱国之心,感染了广大香港民众,坚定了他们对香港回归祖国的信心。香港回归祖国后,他一如既往地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积极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照基本法施政,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作出新的贡献。他积极投身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长期致力于香港繁荣稳定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并与中央几代领导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霍英东先生为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他积极投身内地经济建设。先后投资或捐赠了番禺大石大桥、洛溪大桥、沙湾大桥和广珠公路上的4座大桥等多个重大项目。他为广州南沙的开发建设呕心沥血十多年。在滩涂上建起了广州南沙海滨新城。他倾力支持国家的教育事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捐出巨款设立各种基金会支持内地教育,捐资建成大批教学设施。迄今为止,他的基金会对全国各地教育文化事业的捐赠累计达7.6亿港元,其中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捐赠1500多万美元,共资助了2000多名青年教师。他和香港其他爱国企业家于1982年联合发起建立的培华教育基金会,为内地培训经济管理人才和少数民族地区管理人才1万多人。他不遗余力地支持国家的体育事业。1974年,在他的大力奔走和积极努力下,中国恢复了在亚洲足球联合会的席位,此后他又积极推动中国重返羽毛球、篮球、排球、自行车等体育项目国际组织。他为北京主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和申办2008年奥运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鼓舞祖国体育健儿,他多次为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颁发奖金。他还捐巨资建成中国体育历史博物馆和中国武术研究院,在全国许多地方和学校兴建体育设施,并设立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中国象棋的亚洲象棋基金。20多年来,他为支持国内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捐赠的款项达10多亿港元。他还十分关心革命老区建设,提出在广东韶关、江西赣州和湖南郴州三个革命老区之间建立优势互补的“红三角”经济区,并通过所属的基金会,为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交流活动捐助1.5亿港元,为老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1992年华东水灾和2003年“非典”期间,他都捐出巨资扶贫济困。他还捐款支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开展救助工作,关心和支持中医中药的推广。他的善举得到国家的充分肯定。2005年,他荣获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中华慈善奖”。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他通过自己创立的霍英东基金会、霍英东体育基金会、霍英东番禺建设基金会等机构,分别以独资、合资、捐赠、低息贷款等方式,在内地兴建了数百个项目,总支出90多亿港元。他说:“我们在内地多方投资、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愿尽我之所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办些实事。”
霍英东先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长期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热心人民政协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的协商,为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积极建言献策。他广交海内外朋友,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广泛宣传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积极介绍香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成功实践。他始终关注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尽心竭力。他积极推动香港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大力倡导粤港经济合作,鼓励港人到内地投资兴业,强调香港应在内地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不仅向港人介绍内地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到内地投资的经验,还经常协助解决港人在内地投资遇到的问题,被港人誉为“与内地沟通的桥梁”。为推动香港体育界与内地的交流,他还一手促成了“省港杯”足球赛,自1979年至今已连续举办28届。他坚持做生意赚钱不忘回馈社会的人生准则,热心支持香港各项社会事业。通过他的基金会,向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基金会、香港职业训练局、香港皇仁旧生会中学等教育机构捐赠了大额款项,对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都有巨额捐赠。他为发展香港足球事业不遗余力,是第一届香港足球总会会长,他出资为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香港运动员颁发奖章和奖金,还多次邀请国际体育界名人访问香港,推动香港体育事业的发展。他关心百姓疾苦,热心慈善事业。多年来,捐款资助许多医院兴建大楼、增添设备、设立研究基金等,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霍英东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爱国至诚、爱港至深,坚持真理、爱憎分明,不畏邪恶、光明磊落,是爱国爱港的杰出代表;他面对逆境勇于拼搏,锲而不舍终至成功的传奇奋斗人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型写照;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无私奉献,是服务社会的楷模;他为人谦厚,处事低调,生活俭朴,胸襟品格令人敬佩。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融为一体,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格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
责编:刘彦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