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地调整外交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在政治上致力于相互信赖、平等协商,经济上谋求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正在推进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是中国周边政策的又一成果。它是一项互惠共赢的经贸安排,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关系,对实现本地区共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优势互补 自贸区全面启动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显现出强劲势头,超越地缘界限的区域合作及区域经济集团间的合作也呈扩展趋势。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中,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经济组织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及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由贸易协定、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对中国和东盟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在自由贸易协定成员中达成的优惠海关税率将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
(二)中国外经贸发展战略的转移
中国经过十几年艰苦的谈判,2000年终于加入世贸组织(WTO),中国的外经贸战略开始将重点转移到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并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中去。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正处在加速阶段,中国如果不参与其中,就可能逐渐被边缘化,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就成为中国外经贸战略新的重点。
(三)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处于恢复阶段
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盟国家此前的高速经济增长暂时处于停顿,也凸显了中国与东盟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从1999年开始,东盟各国经济开始出现恢复的迹象,而此时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对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有利于中国―东盟双方的战略选择。2002年11月,中国领导人与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全面启动。
连创佳绩 双方经贸一路顺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较为顺利。双方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对500多种产品实行降税。从“早期收获”产品来看,双方具有互补性。东盟在热带水果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我国在苹果、梨、白菜、土豆等产品及加工方面具有优势,“早期收获”计划使双方在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初就获得效益。2004年11月29日,在老挝万象召开的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成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2005年7月20日开始,中国、东盟开始全面实施货物贸易降税,涉及7000多种产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实质降税阶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框架的签订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2004年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双边贸易额进一步提高到1303.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1%。除货物贸易领域的合作外,中国与东盟在直接投资、服务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也进行了积极的合作,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整合资源 合力推动共同繁荣
中国和东盟各国都是亚洲的重要国家,双方需要以政治团结和经济合作为依托,奠定坚实的共同利益基础。中国与东盟的紧密经济合作是双方各自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亚洲经济发展和本地区共同繁荣的未来方向。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未来亚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进行整合,并形成一个范围更大,实力更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而这一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一旦建成,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自贸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双方可以在自贸区建设进程中加强自身力量和整合资源,增强各自经济的活力和实力,并共同提升本地区经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确定的战略,顺应了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合作发展的需要。自贸区建设的全面启动,将提升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也将促进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并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李光辉)
责编: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