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之外看黄金周的去与留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0月16日 08:13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消息:统计一下,国内已经迎来送往了14个黄金周,假日经济的初衷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一项政策的经济利益得失仅仅从统计数字分析,难免有失偏颇。现在应该――
从数字之外看黄金周的去与留
我在国外留学和工作多年,去年回到国内。这一年多时间里,作为一名工作者和消费者,我也切身感受到了国内黄金周的气氛和魅力。同时,对于黄金周的假日经济说法和效果,也有一些不同看法。
从2000年的五一实施第一个黄金周(即“长假期制度”)开始,至今我们已迎来了14个黄金周。每每在长假过后,这一制度的得失利弊就被各界人士见仁见智地评论,且大多集中在从经济效益即所谓假日经济的角度。
事实上,在1999年通货紧缩、消费疲软背景下出台的此项休假政策,其本身就被寄予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期许。客观地讲,从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该政策在一定意义上确实达到了预计的效果。不过,一项政策的经济利益得失仅仅从统计数字分析,难免有失偏颇。关于假日经济是否“经济”的问题,笔者希望从统计数字以外的角度谈一点看法,以期能引起相关决策与研究人员的进一步关注。
工作时间与效率打折
黄金周的7天连续假期是通过对法定三天假日前、后的周末休息日进行调整而形成的。这种超越常规的工作和休息,打破了人们惯常的生物钟,即做5休2的一周日常作息安排,而人体生物钟被突然打破,是需要时间进行调节与适应的。虽然每个人的自身调节能力不同,但调节期间的工作效果如何,相信大家都有所体会。
在实践中,更多的企业以至政府服务部门,借此发挥或者是有意为之,往往将本应调整为工作日的原休息日,并不作调整,干脆放假或放半天假,将7天的假期延长至8天甚至9天。工作时间已无法保证,工作效率更无从谈起。
短期、长期效益难兼顾
经济学原理表明,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是最经济、有效且持久的。实践也证明,特定条件下某一段时间爆发式的消费需求,往往带来的是之后消费的急剧萎缩。
以国内商品零售业为例, 5月、10月是传统销售旺季,随之而来的便是6月、11月的销售淡季,长假期制度则进一步加大了这种消费需求的不均衡。而巨大的消费不均衡,必然引起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等方面的成本增加。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在销售旺季中商家为了竞争,往往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来刺激消费,因而在消费者中形成持币待购的消费期待,更加剧了这种淡旺季的差异性,形成恶性循环。
可见短期效益的突增,往往是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的。
社会资产加速折旧
统计数字显示,黄金周中旅游、交通、商品零售等产业收益最大,实际结果是否如此呢?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收益率,就必须考虑与其收入相匹配的成本支出,其中折旧与人工成本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直接受益的交通运输与酒店两个行业为例来说,通常这些行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是采用平均法来计算,即各月的折旧额是一样的;而实际上在黄金周期间,相关酒店的建筑、设施及各种交通工具均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作状态,其折旧率是加速以至加倍的。因此如果相关行业在这一期间,仍然按通常方法计算折旧成本是不科学的,计算出的收益也就难免有值得推敲之处。
这种大量社会资产的周期性超负荷运作、间歇性处于闲置的现象,导致相关社会资产加速损耗(折旧)是不容回避的现实。
更何况在黄金周期间,相关行业加班现象比比皆是。相应企业是否严格执行了《劳动法》的规定,向加班员工支付3倍的薪酬,并计入成本,也是此期间人工成本计算值得考虑的因素。
“中国休眠”影响国际接轨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的商品市场、金融及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并相互影响,但毕竟中国目前还暂不具备主导世界经济的力量,尤其在金融市场、大宗原料期货市场方面,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是直接甚至是主导的。在此背景下,一年三次的长假(包括春节长假)直接导致这些重要领域的工作不得以停顿,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保证经济领域有效运作的各级商务主管机构――税务、工商、海关、商检部门长达7天的停顿状态,也会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对外交流带来直接不利影响,对国内经济相关领域的影响也是确实存在的。
有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建议:能否调整黄金周的时间跨度,适时推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带薪年假制度;亦或考虑到我国民俗传统,保留春节的长假制度,将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时间缩短,调整到传统的端午节和中秋节上。
毋庸质疑,一个国家节假日的安排包含着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考量,不应当片面强调其促进经济的功效。即使是促进经济的作用,也要科学、客观地进行分析。惟此,才能使我国的节假日充分发挥其综合功效,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刘志捷)
责编:朱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