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就是要化普通为神奇!她用麦秆贴出《清明上河图》

匠人匠心 来源:央视网 A-A+

央视网消息:“千根麦秆一把抓,一线穿心情思挂”,从麦秆扇到麦秆花、麦秆贴画,在浙江省浦江县民间手艺人的创作中,麦秆摇身一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

2010年3月,长23.8米、宽1.2米的巨幅麦秆剪贴画《清明上河图》出现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这幅麦秆剪贴画比原作放大了4倍多,画面上人流穿梭,货物云集,屋檐上的瓦片错落有致,甚至连形形色色的人物表情都清晰可见。

这幅作品被专家评价为“在麦秆剪贴工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麦秆剪贴非遗传承人蒋云花就是这幅作品的创作者。

2008年6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麦秆剪贴荣列其中,而它的代表性传承人蒋云花在40年的创作实践中,不仅总结和发展了浦江麦秆剪贴的制作手法和工艺品种,成为这一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而且在题材和艺术特色上开创了新的领域。

蒋云花的作品入选上海世博会,缘于她期待已久的一个电话。

2008年8月的一天,蒋云花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听着电话里说的内容,她感觉自己的手都在颤抖,甚至可以说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她已经准备了很多年。电话是浦江县文化主管部门打来的,他们接到通知,将派蒋云花携带创作的麦秆剪贴作品作为浙江省代表性项目之一,参加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

麦秆剪贴工艺复杂,必须全手工制作,麦秆原材料需要经过浸、熏、蒸、漂、破、刮、染等20余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的麦秆片;然后将麦秆片拼、挺、烫,最后剪贴成品,制作中的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制作人不仅需要耐心、细致,更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

当时蒋云花研究和创作麦秆剪贴已有几十年的经验,她的作品融汇了各种麦秆剪贴的技法,富于变化,在形式、色彩、内容、品种制作方法上,既显露出乡土艺术的质朴风格,又不乏高雅艺术的精美特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蒋云花创作的《百鸽图》《梅兰竹菊》《溪山渔隐图》等多次在全国获奖,然而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要等待机会创作一幅真正全方位展示麦秆剪贴工艺的代表性作品。这一次能够参加世博会,她觉得机会终于来了。

蒋云花认为,世博会在中国举办意义重大,因此作品既要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又要能够展示祖国盛世之下和谐社会场景中人们的精神风貌。经过反复思考,她选择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确定方向后,蒋云花开始制定创作时间表、组建团队。由于时间非常紧张,她决定立即停止工厂所有的其他生产,全部人马全力以赴投入到《清明上河图》的准备工作之中。

然而要制作《清明上河图》麦秆剪贴画,最难的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人物,而是棚顶和“清明上河图”这几个字。

“‘清明上河图’几个字很长,也很大,如果把它缩小做的话,不好看,因为跟图比例不配。一样大来做,也没有这样大的麦秆。”蒋云花和团队的工作陷入停滞,两周过去了也没有找到制作方案。

蒋云花的焦急被徒弟张霓环看在眼里,“我们所有人就像上了同一艘船,蒋老师就像船长,船长掌握不好方向,我们所有人眼前一抹黑,心里也很慌张”。

转机往往来得悄无声息。那段时间杭州中国扇博物馆委托蒋云花收集浦江麦秆扇,她便请了几位民间老艺人进行创作,一位80多岁的老人根据儿时的记忆制作出了一把工艺独特的麦秆扇。 

蒋云华一看到这把扇子,灵感出现了:编织,可以用编织的方法!编织出来的东西完全可以克服材料的粗糙感,同时还形成一种古朴、凝重、沧桑、柔美的观感。

2010年3月,耗时5000个日日夜夜、前后花费200多斤的麦秆剪贴画《清明上河图》如期完工,走进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

蒋云花年轻时并不知道什么是麦秆画,而她曾经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还考入了金华师范学校。在一次偶然的参观活动中,她第一次看见麦秆画就突然想起童年时母亲在盘扇中央用麦秆剪贴的装饰画。而她也突然意识到,家乡曾有这么一种民间手艺,于是便暗暗下决心要将麦秆画这种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毕业后,机缘巧合之下,蒋云花被分配至浦江乡镇局负责宣传工艺美术,她召集当地擅长麦秆画的技师,让他们来乡镇局教民众学习,她自己也跟着边学边练。

“在很多人看来,麦秆只是饲料和燃料,但是通过剪贴,可以将它变成艺术。在我看来,匠心就是要化普通为神奇。”1981年,蒋云花开始专职从事麦秆画创作,从此手中的麦秆再也没有放下。

经过几十年麦秆剪贴画的实践,蒋云花看到了浦江麦秆剪贴不仅面临技术上的断层,而且还面临传承上的断层,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她也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仅仅获了几个奖、得到了一个大师称号,对于传承和发展麦秆剪贴非遗项目还远远不够。

“美的东西,都是有手的温度的。”把麦秆剪贴这一民间工艺传承下去,蒋云花说,这是她不可推卸的责任。(文/董淑云)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