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金立军在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实验室。
搅拌、配置试剂、提取、检测、分析结果,金立军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看似枯燥的工作,金立军一干就是14年。
现任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兼化验室主任的金立军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毕业后他没有丝毫犹豫,从北京回到家乡,从事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化验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想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种植业做贡献,力所能及服务家乡父老。”
金立军从小生长在北大荒,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典时期,他看着自己家乡的物资一车一车送往北京, 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思想就在他心里扎了根。
可是,金立军的美好愿景实现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金立军是七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第一批大学生,刚来到园区时,看到实验室是用红砖建起的一排平房,周围是三四百亩的试验田,而同他一起工作的只有7个人。面对人少项目多的情况,他不得不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投入工作,甚至天不亮就要来实验室,天黑了才能回家。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样的工作生活让金立军的心里的打起了“退堂鼓”。可是当他想到所研究的项目得到一点点成绩时的肯定,他就劝自己再试试。日复一日的坚持,金立军逐渐适应了枯燥的工作状态,他说做实验就像种庄稼,一步也不能马虎。
有时为了赶农时,金立军经常在化验室加班加点做化验搞分析。“中午不回家,午饭很少按时吃”早已成了他的惯例,带病工作是常有的事。
金立军在试验田中察看水稻长势。
除了做实验,金立军还需要到田间地头进行土壤、肥料检测工作,七星农场120多万亩耕地,金立军已经记不得走了多少遍。金立军说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他接到了一个大豆根瘤实验的项目,需要在一天中的四个不同时段记录植物状态,金立军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到田里,晚上打着手电从田里出来。一半在田间,一半在实验室,金立军的工作很多时候比种植户更辛苦。
“咬咬牙就挺过来了,习惯就好了。”金立军说得很坚定。
如今,园区建起了楼房,试验田区还有温室大棚,搞起了热带植物培育,工作环境变好了,金立军的工作任务却丝毫没有轻松,当年一起来到园区的7个人只剩他一个,现在他的团队是由一群平均年龄32岁的年轻人组成的,传授方式一般是“老人带新人”,新人不管多高学历,都要尝试一到两年才能有满足工作的基本能力。“慢慢来,就可以把一件事做的很好。”
在七星农场里有20几个示范区,为了方便给农户传播播撒肥料的知识,在冬季农闲时,金立军还要到这里开展流动课堂,给农户讲解最新的实验成果。“农业生产千变万化,获取的多给予的少土壤会越来越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基本不变,金立军和他的团队每3年就要把七星农场的土壤肥力全部检测一遍。
“选择没有对错,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这里有适合我的平台,我也热爱这片土地。”金立军说,他的同学很多都已经选择转行,收入很可观,“但是我舍不得我的专业知识,更舍不得这片土地。”
金立军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就是准备春种秋收的时期,而这也是儿子放假的日子,明明离的很近,但他跟孩子却像是住在地球的南北两侧,每天金立军出门的时候儿子还在睡觉,晚上回家时孩子早已进入梦乡,有时候要一个周金立军才能听到儿子叫声爸爸。虽然孩子还不明白金立军的工作是做什么的,但是说爸爸是去工作,儿子都十分支持。
工作压得喘不过来气时,金立军习惯走出实验室,到实验田里走走,“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他笑得很朴实。(文/戴萌萌 曹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