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一把扇子看起来很简单,把它做好,很难!”王明德和孙女王亚凌正在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些扇子制作精美、品种繁多、色彩亮丽、文化气息浓厚,赢得了大家的盛赞。“有黄山的日出,有迎客松、有飞来石等等,很多画面。”
近日,国新办举行“坚持改革创新 勇于闯出新路——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发布会,发布厅外,包括当地制扇等传统技艺展现了安徽悠久的历史文化。
竹扇,经过千百年民间艺人的磨砺和历代文人的滋润,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并逐步由实用品演变为供人们收藏和欣赏的艺术品。
来自广德县竹制品加工传承人王明德,是徽扇子的第四代传承人。他们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制扇历史。他本人更与折扇结下了“不解之缘”。对这份“缘”,王明德有自己的理解:“用最平凡的材料,做出最高的工艺,这是匠心的体现。”
“很难想象吧!我们做一把竹扇需经过60多道工序,才能成功。从扇面到扇骨到贴边,每一个细节都很讲究。”说起自家扇子,1949年出生的王明德很是骄傲。他家所制作的竹扇,从细节处入手,从用料到做工,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心血。“最关键的,每一道都要好好地把关,仔细地做好,不然会影响扇子整体质量。”
目前,他的折扇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背后是他多年的坚守与传承。
“我印象最苦的,是当初我和我父亲学手艺的时候。”王明德说,自己从小学毕业后,就正式跟着父亲开始学做折扇,这一做便是60多年。破篾做扇骨是制作纸扇的基本功,它需要准、快、稳。学制扇第一步便是学破篾开始,为了学好破篾的技术,王明德勤学苦练,双手被竹条划出道道伤痕,但他始终咬牙坚持。除了多次向父亲请教制作扇骨的工艺流程,他时刻做到精益求精。
对扇面的制作,王明德更是细致入微。过去,折扇的扇面材料主要是纸,这一道工序主要是将扇面纸粘贴在扇骨上,粘贴时不能出现皱折。一出现皱折,品位就会大大降低。苦练出技艺,勤学事方成。由于王明德和他父亲做的纸扇精美、耐用,而且价格也很公道,再加上他们父子为人非常厚道,他们的纸扇在同行业享有盛誉。
“我始终还在摸索着这把扇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制扇便是如此。为此,王明德每次制作一把扇子,都会在几天之后再观详,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每次都要看上“三分”。时至今日,即便竹扇远销海内外,也是如此。在继承家族传统而独特扇骨打蜡技艺的同时,他还创出了新的扇骨制作技艺“贴边里”,这两项独特的制作技艺更是让折扇扇骨不变形,且环保耐用。“可以把很薄的材料镶到这里面,只有我们能把它做出来!”谈起这些绝技,王明德老先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个市场,开始走得很失败,一点效果没有。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苦练出技艺,勤学事方成。为了能让自己的扇厂生产出更多品种的扇子,生产出更有品位的扇子,王明德派自己的小儿子去日本学习。扇厂在成立技术研发小组的基础上,多次到苏州、杭州、绍兴等扇厂学习取经,到北京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学习。王明德说,学会以后,大有进展。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做得很好,销大于产,构成了产业链。“规模很大!解决了当地一千多人的就业问题。”
“把关,都在自己厂里。”尽管现在扇厂规模扩大了,产量也增加,但是,每一把扇子的制作工艺流程决不能马虎,要自始至终保证质量。他常说,扇子做不好,别说经济效益,就是脸上也没光彩!每个人都要视质量为生命。大家都要懂得,如果没有今天的产品质量,就没有明天的市场买卖。
从传承学艺、到终成大师,今年70的王明德与竹扇之间已建立了60多年缘分。制一把竹扇,费半生心思,他认为,这很值得,他以一种清逸的姿态活在竹乡深处。他的这份心思,也一代代传了下来。孙女王亚凌作为第六代传承人,已从心里喜欢上了这门折扇技艺!她说,这都是父辈留下的心血。“一开始是觉得不容易,但环境奠定了基础,静下心来,慢慢慢慢地,就喜欢上了。”
编辑:黄佐春